好的,我现在需要处理用户的请求,将提供的新闻内容按照指定标题进行重写。首先,我要仔细阅读用户提供的原文,理解其中的关键信息。标题是“江平生物定向发行说明书财务造假 华福证券未勤勉尽责被出具警示函”,所以主旨应该是强调江平生物的财务造假以及华福证券在审核过程中没有尽到责任,导致被警示。 接下来,我需要确定原文中的主要信息点。原文提到厦门证监局对华福证券出具警示函,原因是他们在2021和2022年两次定向发行推荐工作中未勤勉尽责,未能发现江平生物的虚假记载。同时,江平生物通过虚假合同和发货虚增收入和利润,被罚款1260万元。这些都需要在重写中突出。 然后,我要考虑如何结构化重写后的内容。通常新闻稿的结构是标题、导语、正文、细节和结尾。导语部分需要简明扼要地概括事件,正文详细说明违规行为、监管措施和处罚结果。要注意使用更简洁的语言,同时保持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用户可能希望重写后的内容更符合财经新闻的规范,可能需要使用更专业的术语,同时确保关键数据如罚款金额、虚增比例等准确无误。此外,要确保不遗漏任何重要细节,比如涉及的法规条款和被处罚的个人名单。 还需要检查是否有冗余信息,比如重复提到的证监局公告内容,可以适当合并。同时,要确保逻辑清晰,先讲华福证券被处罚的原因和结果,再讲江平生物的造假情况及处罚,最后总结监管态度。 可能遇到的难点是如何在有限的篇幅内涵盖所有必要信息,同时保持流畅。需要调整句子结构,使用更直接的表达方式,比如将“未能及时发现虚假记载”改为“未有效识别虚假信息”。此外,注意数字的格式统一,如“1.47亿元”和“130.43%”等,确保专业性和可读性。 最后,要确保重写后的内容符合用户指定的标题主旨,突出华福证券的责任和江平生物的造假,同时引用相关法规,增强权威性。检查是否有错别字或语法错误,确保最终稿件准确无误。 【江平生物定向发行说明书财务造假 华福证券未勤勉尽责被出具警示函】 厦门证监局14日开出警示罚单,对华福证券采取行政监管措施。作为原新三板挂牌公司江平生物2021-2022年度两次定向发行的主办券商,该机构因未有效履行核查义务被记入诚信档案。 经查,江平生物通过虚构有机肥、巨菌草等农产品销售合同及伪造物流凭证,系统性实施财务造假: • 2021年虚增营收1.47亿元(占当期营收68.62%),虚增利润5894万元(占利润总额130.43%) • 2022年虚增营收1.52亿元(占营收64.87%),虚增利润5691万元(占利润总额119.77%) 监管认定华福证券存在三重失职: 1. 未严格核查定向发行文件真实性 2. 未发现财务数据异常波动 3. 未确保推荐报告及核查意见的准确性 该违规行为违反《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第6、75条及第190号令第6、59条,构成重大勤勉尽责缺陷。除警示函外,华福证券将面临后续执业评价影响。 同日,江平生物管理层合计被罚1260万元: • 董事长夏江平(300万) • 董事会秘书吴凯(300万) • 副总经理周建钦(300万) • 董事黄智雄(180万) • 财务总监黄培城(180万) 监管强调,资本市场中介机构需切实履行"看门人"职责,对发行文件实施穿透式核查,杜绝形式审查。本次处罚彰显监管层对财务造假行为"零容忍"态度,重点打击通过复杂交易结构掩盖真实财务状况的违规操作。

江平生物定向发行说明书财务造假 华福证券未勤勉尽责被出具警示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