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政府对稀土材料实施的新限制措施,全球稀土市场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热潮,这场贸易争端不仅加剧了政治与经济的风波,还意外催生了一家美国企业进军稀土开采领域的决心。

总部位于俄亥俄州的克利夫兰克里夫斯公司(Cleveland-Cliffs)周一宣布启动稀土材料勘探工作,并已锁定两个潜力矿区,这一消息迅速吸引了投资者的关注,公司股价应声上涨逾20%,这种对稀土开采的突然狂热,让人联想到加密货币时代的疯狂,而这一次,焦点转向了真正的矿产开采。

克利夫兰克里夫斯的这一举措,标志着企业“国家主义”的新阶段,在贸易冲突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企业高管将自身发展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成为2025年的重要趋势,公司首席执行官洛伦索・贡萨尔维斯(Lourenco Goncalves)表示,若稀土开采计划成功,克利夫兰克里夫斯将助力美国实现关键材料自主,与美国制造业的整体国家战略保持一致。

稀土开采正经历“加密货币式热潮”

克利夫兰克里夫斯的模式与英伟达、惠而浦等企业相似,将自身业务作为美国参与国际竞争、实现技术主权的重要工具,中国政府对稀土的新限制和美国政府的关税威胁,凸显了关键矿产的战略重要性,同时也暴露了资源掌控的脆弱性。

克利夫兰克里夫斯所提供的,不仅是利用现有资产创造新收益的途径,更是贸易战中的一种新型“武器”,本土生产回流运动面临的一大障碍是时间,高盛集团经济学家指出,相关设施可能要到2028年后才能投入运营。

其他企业也在寻找替代方案,尼伦磁体公司与斯泰兰蒂斯集团合作研发无需依赖稀土元素的新一代电动机,尽管存在延迟,但只要能解决供应链被外国主导的问题,市场波动和企业价值增长将随之而来。

这场稀土开采的热潮,正如加密货币时代的狂热一样,预示着全球资源竞争的新格局,企业们纷纷寻找新的机遇,以期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