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在成本控制和养殖技术提升的双重推动下,生猪养殖行业业绩显著增长,据期货日报报道,行业整体呈现“量增利更增”的态势,尤其是龙头企业牧原股份,其净利润同比激增逾1000%,在业绩繁荣的背后,行业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隐忧。
业绩增长背后:成本控制与规模扩张
上半年,生猪养殖企业通过精细化管理和战略调整,有效降低了成本,使得净利润大幅提升,牧原股份、巨星农牧、温氏股份等企业,其净利润同比增幅均超过150%,行业出栏量大幅提升,24家上市猪企累计销售生猪1.09亿头,同比增长31.95%。

生猪价格波动与盈利压力
进入三季度,生猪价格开始持续下跌,导致上市猪企整体呈现“销售增长、收入下降”的特征,以牧原股份为例,其9月销售收入同比下降22.46%,这表明,尽管产量增加,但价格下跌对企业的盈利能力构成压力。
负债率偏高,风险犹存
尽管行业整体负债水平略有改善,但部分企业的负债率仍然偏高,26家上市猪企总负债达3975.23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为57.30%,天域生物、新五丰等4家企业负债率超过70%,天邦食品、新希望等5家企业负债率也维持在65%左右的高位。
未来展望:关注供需关系与政策调控
展望四季度,生猪价格预计将偏弱震荡,专家们认为,政策调控的精准度提升将有助于缓解供应压力,而仔猪供需、期现联动以及政策精准调控等因素也将对行业产生重要影响。
上半年上市猪企业绩爆发,但行业仍面临成本控制、价格波动、负债率高等隐忧,企业需在追求规模扩张的同时,注重提升生产效率,确保现金流安全,逐步降低负债率,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