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利率周期下,银行理财业务亟需拓展资产配置种类,提升策略多元化水平,提高权益市场参与度成为银行理财发展的关键,如何有效参与权益市场,选择合适的路径,成为理财公司面临的重要课题。

四大主要路径解析

理财公司参与权益市场主要有以下四种路径:

银行理财参与权益投资的路径选择

  1. 直接参与股票投资:全面投入权益投研能力建设,搭建专业团队,建立完善的研究体系,布局不同风格的权益类产品,这是长期参与权益市场的理想模式,但投入大、周期长,对理财公司能力要求较高。

  2. 委托投资:选择优质外部管理人,通过专户委托形式开展投资,该模式可利用外部专业能力,弥补自身短板,但投后管理成本较高,灵活性有限。

  3. 主动管理型基金:投资全市场主动管理型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灵活调仓,降低投研门槛,但主动型基金阿尔法收益稳定性较低,组合管理成本较高。

  4. 被动指数基金:通过跟踪指数赚取贝塔收益,费率低,策略稳定,但被动性强,无法捕捉超额收益。

路径选择建议

理财公司应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和发展定位,选择合适的权益市场参与路径:

  • 缺乏权益投研基础,低风险偏好客户占比较高的理财公司:应以专户委托为主,逐步积累经验,再逐步向被动指数基金、主动型基金等方式延伸。
  • 权益投研基础较薄弱,但客户有一定净值波动接受度的理财公司:可优先采用“专户委托+被动指数基金”的组合模式。
  • 有一定权益投研基础、资源充足的理财公司:可采取“专户委托+主动型基金”的模式,同步推进自主权益投研体系建设,最终实现直接投资股票。

配套工作

在明确路径规划的基础上,理财公司还需做好以下配套工作:

  • 夯实宏观与大类资产配置研究基础:强化宏观经济与政策研究,提升大类资产配置能力。
  • 完善适配权益投资的检视和考核机制:加强投后管理,定期开展业绩归因分析。
  • 坚持长期主义:持续开展行业与公司调研,积累研究数据与投资经验。

通过科学规划路径和做好配套工作,银行理财可以更好地参与权益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